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3月3日,在全面注册制下轰轰烈烈的主板IPO平移潮中,迈创企业管理服务股份有限机构(以下简叫作“迈创股份”)亦平移了沪市主板IPO申请,并于近期接受了上交所问询。
迈创股份主营售后外包服务,业务模式的造血能力弱,严重依赖小米等大客户,帮消费电子品牌售后送送维修备件,能否支撑迈创股份上市梦?
送送备件亦能上市?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弱
迈创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电子行业的第三方售后外包服务集成商,致力于为品牌企业供给以数字化为基本的一站式售后服务管理平台,并兼顾品牌企业生产环节的传统供应链服务。
不外,迈创股份的所说“售后外包服务”,并非是消费者平常的售后服务点,而是在这些售后服务点与厂家之间进行备件的配送与回收。
在招股书中,迈创股份自述主营业务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品牌客户售后服务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掌控和优化,从而达到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售后维修效率及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照片源自:迈创股份招股书
除了售后服务,迈创股份的业务还包含传统供应链业务,重点在生产环节为客户供给生产库存管理、全世界物料调拨服务及辅助包材;以及软件服务,重点供给内部管理系统的研发、运维,及UI设计、小程序研发等,但收入占比较小。
日前,售后服务管理为迈创股份的重点收入源自,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报告期”),迈创股份的收入分别为5.01亿元、7.12亿元、11.21亿元及6.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013.12万元、7207.09万元、1.07亿元及6280.09万元。
其中来自售后服务管理的金额分别为4亿元、6.17亿元、10.52亿元及6.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0.01%、86.74%、93.88%及93.5%。
照片源自:迈创股份招股书
迈创股份的服务模式分为售后综合服务及售后专项服务,售后专项服务重点指为品牌商客户供给仓储物流、代理索赔及再制造等。
售后综合服务则又分为定制模式及整包模式,两种模式的相同点是都需先向品牌商支付购买备件的花费,而后在每月末或服务期结束后与品牌商或终端服务商结算花费。仅有在整包模式下,机构能够先行按照关联制品营销额及相应的服务花费率向品牌商收费,小米、联想、华硕等大客户采用的便是这种形式。
尤其是在与小米的合作中,迈创股份需以自主计划并承担服务结果和备件冗余的模式,承接小米备件运营的售后综合服务业务。
在以上形式下,迈创股份需要承担海量的应收账款及存货压力。报告期各期末,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1.89亿元、2.64亿元、3.1亿元及4.83亿元,占机构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75%、37.08%、27.62%及72.79%;同期其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34亿元、4.76亿元、5.4亿元及6.12亿元,占当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0.12%、56.77%、47.44%及45%。
因此呢,报告期内迈创股份现金流连续净流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74亿元、-1.26亿元、-2072.19万元及-8990.58万元。
大客户依赖愈演愈烈,行业技术壁垒不高
日前,迈创股份的服务品牌重点包含小米、联想、华硕、Realme等。报告期内,其向前五大客户实现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6.89%、78.06%、79.68%及80.34%,占比较高。
其中,向第1大客户(2020年为第二大客户)小米产生的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28.51%、31.17%、38.44%及50.13%;向第二大客户(2020年为第1大客户)联想产生的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26.62%、39.59%、35.87%及25.95%。
2021年6月,小米集团旗下投资平台瀚星创投以4065.20万元现金认购迈创股份新增的239.2461万股股份,并以1016.3万元向原股东收购了508.15万股股份,日前其总持股比例为4.51%,为机构第三大股东。
2022年全年,迈创股份对小米的收入达到7.39亿元,占机构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50.16%。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亦对迈创股份大客户依赖的状况进行了问询,需求其对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恰当性、与重点客户合作的稳定性、机构的连续经营能力、将来市场空间以及大客户依赖情况改善的可能性作出分析。
在回复中,迈创股份认为是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引起了机构客户集中度较高,而售后服务管理拥有“嵌入式”的特点,品牌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售后服务管理供应商,且机构与联想、华硕合作时间超过10年未曾中断,与小米自2015年合作迄今,因此呢合作关系拥有稳定性和可连续性。
回复函表示,2022年全年,迈创股份向联想营销的金额为3.81亿元,同比减少6.68%。
迈创股份暗示,2022年关联业务收入规模下降,是因为受全世界宏观经济环境及地缘原因的影响,行业整体性下滑,且机构与小米、联想合作稳定,不存在重大有害变化的危害。
不外,虽然双方的合作关系分崩离析的可能性较小,但大客户的有些风吹草动,还是会对迈创股份导致很强影响。
2022年度,机构对联想的服务器制品线收入规模较上年下降23.43%,迈创股份暗示重点系2022年度特别是上半年上海地区的售后服务工单量下降。
另外,2020年-2022年,机构对华硕的收入分别为1461.72万元、1469.55万元和1119.44万元,2022年收入下降,重点系售后综合服务业务中承接的该客户部分机型质保期持续到期,而当年度新机型上市时间较上年度有所延迟,引起售后服务工单量下滑。
不难看出,迈创股份主营业务不仅造血能力弱,易受大客户的影响,且对大客户尤其是小米集团的依赖愈发严重。并且,该行业几乎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即使是最为倚重的小米,与迈创股份的合作亦仅限于河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及部分境外区区。
令迈创股份引以为豪的“长时间的数据累积和大数据算法的连续迭代构建了较高的竞争壁垒”所指的供应链数据服务技术,仅有一项得到了《授予发明专利权通告书》,其余6项最早与2021年12月申请,日前仍在申请其中。
照片源自:迈创股份招股书
截止2022年6月30日,迈创股份共有开发人员79人,占员工总数的7.33%,开发体系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接近60%。报告期内,迈创股份开发花费分别为1305.23万元、1499.57万元、1992.08万元及1210.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2.11%、1.78%及1.83%,虽然高于同行业上市机构的平均值,但与其想打造的“科技人设”,仍存在有些差距。
照片源自:迈创股份招股书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供给的关联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案作者不保准关联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状况下,本文内容均不形成投资意见。市场有危害,投资需小心!